原標題:千里移防鑄“鐵拳”
鐵心向黨。張校尉 攝
發掘好、運用好部隊中的紅色資源,豐富“紅色基因代代傳”工程內涵,加強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教育,確保官兵永遠聽黨話、跟黨走。
——習近平
在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新建成的旅史廣場上,一幅由大理石地磚拼成的中國地圖尤為醒目。
橫跨黃河、飛渡長江、挺進兩廣……地圖上,一道蜿蜒曲折的線條,無聲地訴說著這支誕生于黃麻起義、與人民軍隊同齡的部隊,在黨的指揮下南征北戰的光榮歷史。
從繁華都市到邊陲小鎮,是這條線上的最后一段——3年前的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中,該旅官兵就是沿著這條路線,移防到現在的駐地。
“我們用忠誠丈量祖國大地?!痹撀谜瘎⒑陚フf,全旅官兵牢記習主席的殷切囑托,在這場改革大考中,用千里移防鑄“鐵拳”的實際行動,為“永遠聽黨話、跟黨走”的誓言作出生動詮釋。
2016年1月5日,習主席來到原第13集團軍視察。在集團軍軍史館,當聽到當年紅軍戰士寧肯忍饑挨餓也要將半截皮帶留下來,帶著它“去延安見毛主席”的故事,習主席深有感觸地說:“這就是信仰的力量,就是‘鐵心跟黨走’的生動寫照?!彼诖蠹野l掘好、運用好部隊中的紅色資源,豐富“紅色基因代代傳”工程內涵,加強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教育,確保官兵永遠聽黨話、跟黨走。
“‘半截皮帶’的故事,就發生在我部四連?!眲⒑陚フf,習主席的重要講話讓官兵深受鼓舞,更加堅定了“永遠聽黨話、跟黨走”的信念。
習主席視察后不久,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拉開大幕。
此次改革中,該部由師改編為旅,并受命移防千里之外的邊陲小鎮。此時,該部官兵已在原駐地駐守近半個世紀,86%以上干部士官安家置業,有的剛剛在駐地買房,還有的準備在駐地結婚……
統帥一聲令下,將士聽令景從。
接令不到一個月完成整編,整編不到一個月完成轉隸,轉隸不到一個月完成千里移防……該旅官兵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任務,交出一份合格答卷。
這份答卷的背后,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。
把年邁的父母送回老家,騰退公寓住房;深入基層連隊,幫助官兵解決棘手問題……接到移防號令后,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苗韶光忙得不可開交。得知部隊物資轉運遇到困難,他又扎到物資轉運一線指揮協調。談及往事,苗韶光語氣堅定:“作為領導干部,永遠聽黨話、跟黨走,我必須走在前面!”
一邊是剛剛出生的孩子和需要照顧的妻子,一邊是重如千鈞的軍令,何去何從?三營教導員段成亮沒有絲毫猶豫。那天,在家休假護理妻兒的段成亮接到旅領導電話:“3天內到新營區報到。如果有困難現在可以提出來?!彪m然舍不得離開妻兒,段成亮還是斬釘截鐵答道:“堅決服從命令,保證按時歸隊!”
原紀檢科科長李林艷和丈夫同為軍人,所在的單位在同一座城市。此次移防,這對軍人夫妻將分處兩地??紤]到孩子還在哺乳期,李林艷和丈夫商量后,攜母抱兒踏上移防的列車?!安筷犜谀?,家在哪!”談到當時的心情,李林艷說,“我是一名女性,更是一名軍人!”
信仰如磐,抉擇堅定。
談起接到整編移防命令時的感受,排長包崇特拿出一個教育筆記本。記者看到他當時寫下的一段話:“半截皮帶的精神內涵就是‘鐵心跟黨走’!在最艱苦的歲月里,紅軍戰士忍饑挨餓都不曾動搖跟黨走的信念。如今面對新征程,我又怎能退卻?”
赤膽忠心赴邊關,艱苦奮斗再創業。
來到新營區,許多官兵不禁為眼前的景象所驚詫:目之所及,是窄小的營院、低矮的營房、斑駁的墻壁……
起步開局,百業待舉。在移防到位后的首次辦公會上,該旅黨委一班人重點研究了兩件事情:
一是訓練場改擴建事宜——部隊駐地變了,戰斗力建設更要加快腳步;二是營區軍史設施建設方案——部隊番號變了,但紅軍部隊的血脈斷不得。
春華秋實,歲物豐成。如今,縱觀該旅,這次會議帶來的成果隨處可見。
3年間,該旅相繼新建擴建各類訓練場近180處。全旅最“大氣”的建筑,是訓練中心;在每個連隊的兩側,都配有設施完備的基礎訓練大棚;營區不遠處,一座可滿足合成營全要素戰術演練的綜合訓練場依山而建。
在訓練場四周,全旅24個紅軍單位的戰旗雕塑莊重矗立;樓宇兩側,“夜襲常勝軍”“洛陽英雄連”等55個授稱單位的簡介依次排開。
“走在營區,就像是置身在一片紅色海洋,總能讓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!”采訪中,該旅“堅守英雄連”下士王博感慨地說。
09-16????來源:網絡整理
09-23????來源:網絡整理
09-09????來源:網絡整理
09-10????來源:網絡整理
09-05????來源:網絡整理
09-05????來源:網絡整理
09-07????來源:網絡整理
09-28????來源:網絡整理
09-28????來源:網絡整理
09-14????來源:網絡整理